12月19日,以“文旅+会展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2023宜兴阳羡文旅发展峰会在度假区开幕。来自部门组织、机构协会以及业界的大咖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文旅+会展模式创新”等话题展开主题分享、热烈讨论,着力为文旅跨界深融发展建言献策,共促阳羡“文旅+”高质量发展。
宜兴,是一座山水交融、生态宜居的秀美之城、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禀赋是宜兴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活动作了宜兴文旅资源的推介,城市魅力底蕴让很多嘉宾频频颔首。“对宜兴这一方土地我怀有很深感情,55年前我来到无锡和宜兴,在这里待了近10年。”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原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青表示,很愿意为养育过自己的这方水土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他说,无论是旅游还是会展,都是一次大规模人流聚集,有人的地方就会产生经济效益,因其具备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渗透力强、拉动作用大等属性,因此很多地方都在关注发力。宜兴尤其度假区发展相关产业,需要精准定位,寻求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尤其面对长三角区域同质化竞争的“内卷”,不能搞大而全,要搞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美,要依托区域特色产业资源、深厚人文资源、得天独厚的旅游生态资源,打造独特会展品牌、特有的IP。要创造适宜会展项目落地的良好营商环境,完善度假区相关管理体制,提高服务机构效能,引入壮大专业化团队,制定完善相应“招会引展”扶持政策等。同时,要积极开展度假区“文旅+会展”融合发展目的地营销,“请进来”“走出去”密切联系合作,线上线下齐发力,持续高效宣传推介文化旅游新产品、新业态。
活动中,度假区、江苏阳羡旅游集团与相关协会、企业,尤其中青旅等“国”字头旅游行业大咖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将持续加大品牌推广营销力度,不断推动旅游市场共建共享,合力谱写宜兴“文旅+”发展新篇章。活动中,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裁,中国旅行社协会轮值会长王思联,站在旅游业“国家队”的角度,分享了思考和见解。他认为,中国旅游业迎来了一个稳定的持续不可逆转的恢复期,但这种恢复不是机械重复的,大家的消费心理、需求、动能、行为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文旅+会展”等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对充分激活各方优势推动发展很重要。宜兴壮大相关产业,要紧抓文化主线,推动跨界融合,注重挖掘宜兴独特的山水陶竹茶文化,用好窑湖小镇等高品质平台,注重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文化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要抢抓发展先机,创新发展模式,结合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扩大在整个市场的竞争力。
如何塑造比较优势,赢得青睐?如何提供更为独特、丰富的产品?怎样满足群众多元美好新期待?“文旅+会展”创新发展面临着更多新需求和新挑战。现场论坛和圆桌会议等环节,与会嘉宾不吝分享真知灼见,精彩观点频频输出,掌声不断响起,也为宜兴发展相关产业增强了信心。“从苏南到浙北,宜兴应该说是发展文旅等产业的种子选手!”中国人民大学美学与现代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嘉鸿泰政府智库(国资委隶属)专顾委主任,中国文化管理协会遗产保护委员会会长张成源,以及中关村论坛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武少源等认为,当大众旅游步入场景体验时代,浓缩了城市人文风华,承载了交流分享、旅游住宿、情感价值等多重需求的高端旅游综合体,如窑湖小镇,将成为深度旅游体验的标志物和引领者。宜兴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着独特的自然生态、文化艺术、地理区位等比较优势,以打造高质量供给体系和高品质消费载体为引领,推动文化、旅游、会展、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热点,大有可为、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