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重点行业资讯,点击进入
发布时间:2025-10-10 16:00浏览次数:
2024精细化工行业及园区绿色发展大会提出——判定废盐属性 推进资源化利用5月17—19日,2024精细化工行业及园区绿色发展大会暨第九届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及废盐处理处置论坛在宁夏银川举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化工废盐不一定是危险废物,还可以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开展化工废盐治理时,不能“一刀切”地认定为危险废物。
据了解,当前部分化工园区或企业因不完全了解其产生的化工废盐性质,在开展治理时容易盲目地将化工废盐视作危险废物,使得治理成本徒增数倍。对此,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相关同志建议,企业开展化工废盐治理前,一定要进行危险废物鉴别;主管部门在进行管理时,也不宜“一刀切”地认定为危险废物。他还表示,接下来,生态环境部将通过加快制定固废利用处置的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加快建设区域性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等措施,尽早帮助固废、危废找到合适的“好去处”。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有关同志表示,新型工业化的底色是绿色,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更具经济性的高端发展路径。石化行业要积极引导企业和园区全面实施新一轮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产品结构、用途结构、原料结构优化调整和工艺流程再造,不断提高我国石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化工废盐主要来源于煤化工、染料、农药、医药中间体及化工新材料等行业,推进高浓度含盐废水或废盐渣与烧碱装置耦合,是实现化工废盐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彬说。李彬还指出,开展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要加快构建循环发展体系。石油和化工行业要抓紧从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社会大循环3个层面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提高产业关联程度和循环链接效益。同时,石化行业还可与冶金、建材、有色等相关产业共同探索资源循环链接,让固体废物被“吃干榨净”。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教授级高工郑宝山认为,精细氯产业对氯的需求具有规模相对小、就近供应、来源稳定、成本可控等特点,将化工废盐应用到精细氯产业将极具市场发展空间。他还提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对开展化工废盐资源化利用具有指导意义,相关企业要抓紧发展机遇。会议发布了《2023年度石油和化工行业绿色低碳重点支撑技术目录》;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环境创新“揭榜挂帅”活动也同期启动。会议还召开了精细化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论坛和化工园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论坛。本次会议由石化联合会指导,中国化工环保协会主办,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协办。
江苏9家农化上市公司营收、净利、库存、在建工程汇总扬农化工(600486)
扬农化工披露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14.78亿元,每股收益3.87元,净利润15.65亿元,同比上年下降12.77%。其中,农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12.85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8.33%。库存:报告期内,存货15.9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10.13%。在建工程:报告期内在建工程12.93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8.24%,涉及优嘉四期项目工程进度67%;扬农植保研究院项目工程进度30%;辽宁优创农药及中间体项目一期工程进展22%;扬农股份办公楼建设工程进度100%;年产200吨四氟对甲基苄醇、3万吨草甘膦升级改造项目工程进度52%。江山股份披露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0.86亿元,每股收益0.65元,净利润2.83亿元,同比上年下降84.66%。其中,农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9.18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57.37%。库存:报告期内,存货8.1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12.24%。在建工程:报告期内,在建工程3.11亿元,占总资产的4.66%,涉及码头改造项目、供热中心一期项目,JS-T205项目工程进度显示在建。长青股份披露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6.14亿元,每股收益0.11元,净利润0.73亿元,同比上年下降72.13%。其中,农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5.20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7.4%。库存:报告期内,存货16.2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20.24%。在建工程:报告期内,在建工程10.0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12.54%,涉及中闸原药厂区车间技改项目部分完工;沿江厂区腾退搬迁项目在建;年产1,000吨联苯菊酯原药项目在建;年产3,500吨草铵膦原药项目在建;长青南通厂区原药项目部分完工;长青湖北厂区原药项目部分完工及零星工程部分完工。中旗股份披露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3.9亿元,每股收益0.41元,净利润1.92亿元,同比上年下降54.38%。其中,农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3.7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9.33%。库存:报告期内,存货4.2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11.14%。在建工程:报告期内,在建工程3.9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10.27%,涉及宁亿泰项目,工程进度40%;国瑞化工厂区建设工程进度90%;东厂区项目工程进度100%;东厂区扩建项目工程进度60%;山东朗晟项目工程进度40%;中旗改造项目及其他工程。红太阳披露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32.32亿元,每股收益-0.67元,净利润-3.89亿元,同比上年下降153.13%。其中,农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1.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8.7%。库存:报告期内,存货7.4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7.54%。在建工程:报告期内,在建工程2.0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2.08%。涉及吡啶氯化车间设备;氯虫苯甲酰胺项目二期;2,2-联吡啶敌草快项目;敌草快二氯盐车间;高效氯氟氰菊酯车间;百草枯装置技改;云南华州项目设计费;二氯盐二期等项目。丰山集团披露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1.96亿元,每股收益-0.24元,净利润-3,915.94万元,同比上年下降139.46%。其中,农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1.93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9.69%。在建工程:报告期内在建工程 0.7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2.72%。涉及年产1,700吨精喹禾灵原药及1,083吨副产品氯化钾生产线技改、500吨喹禾糠酯原药生产线技改项目;年产700吨氰氟草酯、300吨炔草酯原药生产线技改项目;年产1,000吨三氯吡氧乙酸和1,000吨三氯吡氧乙酸丁氧基乙酯原药生产线技改项目;安全环保升级工程;年产1,600吨2-硝基-4-甲砜基苯甲酸及750吨环己二酮建设项目;年产10,000吨3,5-二硝基-4-氯三氟甲苯等精细化工产品建设项目;433车间氯草啶项目;四川广安一般项目建设;年产24,500吨对氯甲苯等精细化工产品建设项目及其他零星工程等。苏利股份披露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9.58亿元,每股收益0.11元,净利润2,007.66万元,同比上年下降93.63%。其中,农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0.65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54.38%。库存:报告期内,存货3.5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6.17%。在建工程:报告期内在建工程15.1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26.55%。涉及苏利宁夏氨氧化项目;苏利宁夏氯化项目;苏利宁夏一期公用工程、“三废”及库房;苏利宁夏行政综合设施及待摊支出;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和中试车间(一期);百力化学啶酰菌胺项目;百力化学氢溴酸生产溴素回收装置;百力化学对氯苯硼酸项目;百力化学二期“三废”装置及公用工程;百力化学二期库房及罐区及其他零星项目。利民股份披露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2.24亿元,每股收益0.17元,净利润6,205.18万元,同比上年下降71.67%。其中,农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8.19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90.41%。库存:报告期内,存货7.6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11.23%。在建工程:报告期内,在建工程1.5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2.29%。涉及年产1万吨代森类产品项目;新型绿色生物产品制造项目;阿维菌素工艺改造项目;制剂产品升级改造项目;年产5,000吨草铵膦项目;年产2,000吨精草铵膦项目;年产500吨环磺酮项目;年产1,300吨嘧霉胺项目;年产1,100吨苯醚甲环唑车间扩产项目;植保项目在建工程等。蓝丰生化披露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7.42亿元,每股收益-0.89元,净利润-3.32亿元,同比上年下降3.61%。其中,农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9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45.7%。库存:报告期内,存货1.6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4.93%。在建工程:报告期内,在建工程5.4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15.95%。涉及光伏类;化工中间体类;杀虫剂类;环保综合类项目。
2024年5月16日,荣盛石化·浙石化 二期ABS 120万吨/年产品推介会在舟山举行。
浙石化乙烯项目事业部ABS橡胶装置经理陈成介绍了浙石化120万吨/年ABS新项目。据悉,浙石化的ABS项目规划总计280万吨/年,为全球之最,主要分为四期,一期的40万吨/年已于2023年投产;二期的120万吨/年目前正在试车,计划于今年6月份投产;三期的60万吨/年乳液法和60万吨/年本体法则处于建设阶段(见表1)。后期,浙石化会主推性能更加优异的圆粒产品:ZA0211(物性见中塑在线-搜塑功能)以替代当前的ZA0210,另外,适配不同应用领域的专用料,诸如阻燃料ZA320A、电镀料 ZA4310、耐热级ZA721R、合金料 PA0300(物性见中塑在线-搜塑功能)也将逐渐活跃于市场当中。
截止到2023年年底,中国ABS生产企业达到19家,产能合计为770.5万吨/年,较2022年增长47%。2024年预计新增产能216万吨。2024年,ABS将处于供需双增阶段,ABS仍有大批量装置投产,产能达216万吨,叠加2023年新投产企业均已稳定量产,同质化竞争更为激烈。同时随着消费刺激政策进一步推进,居民消费有望再度扩张,其中,汽车方面,国内外新能源a车的高速发展,或成为ABS消费需求的新增长点;家电方面,由于智能化发展,家电换代周期或将缩短,同时电子设备等产品对耐高温和耐腐蚀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均有助于ABS需求增长。
5月18日,新疆晶芳芳纶新材料有限公司一行到访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赛鼎宁波院与新疆晶芳芳纶新材料有限公司签订了哈密市项目的EPC总承包合同。
新疆晶芳芳纶新材料有限公司哈密项目规划用地207亩,购置间位芳纶纤维生产线2条,对位芳纶纤维生产线2条,间苯二胺生产线1条。投产后可年产间位芳纶纤维5000吨、对位芳纶纤维3000吨、间苯二胺15000吨。哈密芳纶新材料一体化项目由赛鼎设计院进行总图设计,预计在7月份完成相关准备工作,力争9月份之前开工建设。建设单位:吐鲁番市晶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项目投资:总投资约7.2亿元;建设地点:吐鲁番市高昌区大河沿镇吐鲁番经济开发区内;建设规模:年产3000吨间位芳纶纤维;建设周期:本项目建设期2年。生产期第一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50%,第二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75%,第三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100%。5月14—15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工程部组织开展了北京化工研究院天津科学试验基地项目中间交工验收审查。来自天津分公司、洛阳分公司等单位的15位专家,认为天津科学试验基地项目现场实体条件较好,基本具备投料试车条件。
2021年4月30日,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天津科学试验基地在滨海新区举行开工仪式。北化院天津科学试验基地紧邻天津石化厂区,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重点建设聚烯烃中试中心,包括10套聚烯烃聚合中试装置、3套聚烯烃催化剂中试装置、1套特种弹性体中试装置;二期建设包含化工过程强化中心、乙烯技术中心、精细化工技术中心、环保技术中心等。5月17日,国内最大单体产氢量3000Nm3/h水电解制氢装备下线仪式暨“氢动未来”氢能产业发展大会在河北省邯郸市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八研究所(简称七一八所)举办。此次下线投用的制氢装备,突破了多项前沿科学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单体产氢量由2000Nm3/h到3000Nm3/h的跨越,对我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该装备由七一八所旗下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围绕我国氢能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突破了大功率、高电密、宽负载、低电耗等多项前沿技术,运行电流密度提升17%,槽体重量降低13%,制氢系统具备30%~110%的动态调节能力,能耗达到国标一级能效标准,可显著提高单机产能、降低生产投入和运行成本。七一八所旗下派瑞氢能是我国水电解制氢行业的领军企业,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水电解制氢装备科研生产基地,围绕氢能制、储、运、用全产业链环节,构建了以制氢为核心、以加氢、供氢为两翼的技术产品体系,具有年生产碱性制氢设备700台/套、纯水制氢设备240台/套的生产能力,并且正在建设年产1000台/套氢能装备产业园。该设备的成功研制,为大规模绿氢制取提供了创新型解决方案,对于推动国家绿氢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二次电池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新能源体系之一,其中聚合物/硫化物复合薄层化电解质的制备是该类电池大幅提升能量密度和大规模生产的最关键技术之一。特别是干法制造技术,因其环保、经济效益高、利于制备厚电极并规避有机溶剂等优势,受到广泛青睐。现今主要基于聚四氟乙烯(PTFE)粘结剂成纤化的主流无溶剂工艺存在粘结性不佳、机械性能差、界面电化学不稳定等劣势。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在崔光磊研究员带领下,董杉木研究员、胡磊博士等利用熔融黏结技术,干法制备出具有出色柔韧性的超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其优异的力学性能、离子电导率以及应力耗散特性可有效抑制电池内部应力不均导致的机械力失效。该方法制备的高面载量LiNi0.83Co0.11Mn0.06O2(NCM83)正极(活性材料≥50 mg/cm2)与多孔铝集流体具有优异粘结性,实现界面融合,有效规避传统湿法正极容易产生裂纹问题,制备出的一体化全固态电池具有优异的界面稳定性、长循环性能。研究成果以“Fusion Bonding Technique for Solvent-free Fabrication of All-solid-state Battery with Ultra-thin Sulfide Electrolyte”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青岛能源所崔光磊、董杉木为论文通讯作者,胡磊和博士生任钰朗为共同第一作者。研究团队针对目前干法制备过程中各组分分散不均问题,提出低压力制备的熔融粘结策略,在粘流态下将低粘度的热塑性聚酰胺(TPA)与硫化物Li6PS5Cl进行预混,较低压力下(≤ 5MPa)热压成型,诱导TPA在硫化物颗粒间隙渗透,构建聚合物逾渗网络,实现超薄成膜(厚度≤ 25μm)的同时,兼具优异的柔韧性、热塑性、可弯曲性、拉伸性和较高离子电导率(2.1 mS/cm)。使用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扫描(SX-CT)对循环过后的对称电池进行观测,发现该超薄膜能够有效抑制循环过程中因电极体积膨胀带来的界面分离和电解质碎裂等问题,保持界面稳定,证明在固态电解质内部构建完整的聚合物逾渗网络,不仅有利于其薄层化,更有利于耗散电池运行过程中的不均匀内应力,降低力机械失效风险。研究团队以正极和薄层电解质的界面熔融粘结为策略,制备出的一体化全固态电池,适配锂铟负极,707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大于80%;适配纯硅负极(μSi),478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大于80%,可循环2000次。在高负载NCM83(28.5 mg·cm-2)|| μSi全电池中,经过9200小时、1400次循环后,其面容量保持大于2.5 mAh·cm-2,循环寿命超过10000小时,进一步提升NCM83载量到53.1 mg·cm-2,其能量密度超过390 Wh/kg,1020 Wh/L,高于目前文献所报道的高镍三元体系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究团队基于该策略分别组装了Bipolar(5-8.5V)和高面载量(2.79 mAh/cm2)单片软包二次电池,表明熔融黏结技术具有出色的实用性潜力,对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具有重要意义,为全固态电池未来科学研究和工艺技术发展提供有力参考。
日前, 常州一步干燥设备有限公司的真空耙式干燥机出口俄罗斯交付使用,获得客商好评。
该设备是新型卧式间歇式真空干燥设备,湿物料经传导蒸发,带有刮板搅拌器不断清除热面上的物料并在容器内推移形成循环流,水分蒸发后由真空泵输出。物料溶剂溶点低,低温环境下干燥能耗少,大面积夹层加热传热面大热效率高,搅拌和粉碎装置使物料形成连续循环状态,进一步提高受热均匀度。设备采用PLC模块控制,操作方便,可收集并保存运行数据,储存不同加工配方。采用该设备干燥后产品质量好、纯度高,可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物料干燥。